顶峰兜底 火力全开

四川能投广元燃机工程项目电力保供现场见闻

来源:广元燃气发电 发布日期:2025-08-11 0

杨果 广元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兰宜谦  /图


连日的高温晴热天气,把人们纷纷逼向空调的怀抱,降温用电如同开闸洪水般激增。8月5日13时29分,广元电网用电负荷猛地冲上历史新高峰——274.78万千瓦!这已是今年以来的第九次“登顶”。

作为川北电网骨干调峰电源,为缓解广元电网迎峰度夏压力,并为12届世界运动会期间能源保供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撑位于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四川能投广元燃机工程项目两台机组火力全开,全力发挥调峰作用,力保电网运行平稳安全8月6日,记者实地探访其如何在高温“烤”验下扛起电力保供重任。

炽脊担当:高温下“四班三倒”的坚守

上午10时许,记者跟随发电部巡检人员李言覃穿过综合办公楼4楼廊道走向主厂房,刚一推开门,热浪扑面而来。

测振仪、测温仪、手电筒李言覃打开工具包,娴熟地走向第一个巡检部位——1号燃机罩壳。“在这里,主要观察管道是否完好,有无着火、冒烟、漏油等现象。”她说。

在巨大的轰鸣声中,行至1号燃机盘车电机控制箱旁,个子娇小的她踮起脚尖,仔细检查发电机氢压表的指示是否正常,并通过手持对讲机向智慧管控中心汇报现场情况。厂房里的气温逼近40度,记者按照规定身着长袖长裤,仅停留10多分钟便汗流浃背。

逐一检查1号燃机、汽轮机、发电机等部位后,沿着钢梯拾级而上,来到4S冷却器冷却风机旁的镂空平台,23米的高度,加上刺眼的阳光,让记者心生怯意。“我已经工作两三年了,早就习惯了。”李言覃一边仔细观察风叶运转情况,一边平静地说。

在厂区7.5米层,粗细不一的绿色、白色管道交错,里面流动着600摄氏度的蒸汽,室内仿佛蒸笼一般,巡检人员举着手电筒缓步走着,目不转睛的盯着一个个阀门,聚精会神的聆听。“有异常声响,我能够听出来。”李言覃的言语中充满自信。

走出闷热难当的厂房,室外同样“热辣滚烫”。李言覃顶着骄阳继续检查着柴油发电机房、燃机前置模块等区域。“报告值长,本轮巡检一切无异常。”检查完最后一个部位,她长长舒了一口气,坚定地向值长报告,额头密密的汗水是巡检工作辛苦的见证。

“发电部实行24小时“四班三倒”,40余名工作人员全员上岗,每个班组在值班期间至少要巡检两次。”李言覃说,每次巡检要用2小时左右,全面检查80余个重点部位。

迎峰度夏和世运会电力保供,是当下四川能投广元燃气发电有限公司的两项重点工作。该公司专门制定工作方案,针对重要设备划分保障等级,制定差异化运维保障措施;严格把控运行巡检、设备检修、厂区消防三支队伍的巡检时间、路线及质量,以实现对现场重要设备监视全时段覆盖,进一步强化机组运行维护和隐患排查力度,做到小缺陷不过夜、大缺陷不过天,隐患排查立查立改,使设备状态时刻处于可控在控范围。

多措并举:全力以赴决胜保供电任务

走进综合办公楼的智慧管控中心,大屏幕上各种图表、数据跳跃,工作人员各司其职、高效办公,一派忙碌景象。

“高效、节能、环保。”发电部值长张定均打开智慧电厂一体化平台,向记者介绍道,我们公司选配的重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单机发电出力为71万千瓦,与蒸汽轮机配合,其联合循环效率超过64%,机组烟气排放无粉尘、极少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小于15mg/m³,远低于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我们发出的电能经两条220kV出线送至昭化500kV变电站与雪峰220kV变电站,并入国家电网。”发电部部长邢光渊说,为了保障机组“口粮”稳定供应,公司根据电量预测,积极协调气源,保障燃机顶峰运转。

该公司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杨红星说,我们建立了‘调峰需求-气量匹配-机组响应’闭环流程,做到‘能发尽发’。7月28日11时30分至8月5日19时30分,在41℃极端高温下,该公司实现连续高负荷运行200小时。

8月7日晚20时,第12届世界运动会开幕。四川能投广元燃气发电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大成都片区核心能源支撑点的作用,以“零闪动”的优异成绩圆满完成开幕式电力保供任务。单日发电量实现2800万千瓦时,更是创电厂投运以来历史新高……